星期二, 一月 09, 2007

DAY 14 文宇奶酪店

DAY 14 文字奶酪店

关于奶酪:

“酪有酪铺,我家附近,东四牌楼根儿底下就有一家。最有名的一家是在前门外门框胡同北头儿路西,我记不得他的字号了。掀门帘进去,里面也没什麽设备,一边靠墙几个大木桶,一边几个坐儿,他家的酪,牛奶醇而新鲜,所以味道与众不同。大碗带果的尤佳,酪里面有瓜子仁,於喝咽之外有点东西咀嚼,别有风味,每途经其他或是散戏出来,必定喝他两碗"
——《雅舍谈吃》梁实秋

北京的奶酪,是用牛奶制成的北京传统风味小吃,但是跟西方的Chees(起司,乳酪)可不一样,北京的奶酪是半凝固状的。甜甜的,带着浓浓奶香与似有似无的淡淡酒香。软滑柔顺,入口甘沁而醇厚。奶酪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,是宫廷点心里的一种。清人《都门杂咏》中有一首竹枝词,这样描述道:“闲向街头啖一瓯,琼浆满饮润枯喉。觉来下咽如滑脂,寒沁心脾爽似秋。”这首小诗将凝霜冻玉般的奶酪,恰到好处地介绍了出来。

但是奶酪真正的起原则是蒙古。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以奶、肉为主,粮食为辅。奶制食品,蒙古语称"查干伊德",汉语的意思就是"白色的食品"。清朝自顺治开始对蒙古族一向采取怀柔政策,并且选蒙古王公贵族的女儿为妃,於是蒙古族的饮食习惯开始传入紫禁城。作为北京风味小吃的奶酪,在历史上,原本属於蒙古族的食品,即使後来进了北京,也只是限於宫廷小吃,後来才流传到民间。

据传说,光绪14年,北京奶酪舖老字号的“乳酪魏”第一代传人魏鸿臣,有一位在御膳房做事的朋友,教会了他这门手艺。从此奶酪魏就以此成名。文化界名人鲁迅、梁实秋,梨园界名人金少山、马连良、谭富英都是奶酪魏的常客。

另一家有名的老舖是当年在东安市场内的“丰盛公”奶酪铺。丰盛公的店主姓何,满族正黄旗人。正宗的旗人一向是靠吃皇粮度日,可是辛亥革命之後,何子照硬是自食其力在乡下办了个奶牛场,又向一位曾在御膳房当差的大师傅讨教了制作奶酪的秘笈。在东安市场内租店开业,专售奶酪。那时候,大街上没有冷饮店,更没有冰淇淋。乳酪在京城便是一枝独秀。每到夏季,清室的遗老遗少大多成了“丰盛公”的主顾。可惜丰盛公现在已经不存在了。

上等奶酪以新鲜牛奶为原料,用自酿的一种米酒点一下,让它凝固,然後放到烤箱里烤一小时左右,就可以出锅了。最後还要放在冰箱中冷却。如果能用刚挤出来,没有稀释过的牛奶就更好了,做出来的乳酪把容器倒过来都不洒,叫"合碗酪",质地特别好。奶酪做法看似简单,但是对制作过程中的火候、动作把握要求极高。一般人很少有能在自家做点奶酪的。

乳酪是一种高级细点,讲究细品,用小勺子一点一点细细品味那种入口即化的滑润香甜。过去讲究在乳酪里放核桃仁、葡萄乾、瓜子仁这三种果料,现在乳品店里做的都是松仁乳酪。在青花的小碗里,乳酪呈半凝固状态,光滑细腻的奶酪上面点缀着一两枚小巧的松子,淡淡的乳香中还有一点点松子的松香。

一般奶酪舖除了酪之外,还做几种奶制点心。

奶卷:厚厚的一层奶脂,是用牛奶结成皮子,里面卷上山楂和芝麻或豆沙、枣泥,叫鸳鸯馅,奶卷一入口,是浓郁得化不开的纯正奶香。而里面酸酸甜甜的山楂恰倒好处的中和了味道。

酪干:是剩下的奶酪继续熬成的,以前乳酪决不买隔夜的,因为那时没冰箱,放一夜酪的味道也变了,於是就加工成酪干,好的酪干可以在常温下存放半个月。烤出的酪干色呈绦红色,味道纯而浓,比最高级的太妃糖还好吃。

北京目前还有几家奶烙铺,不过普遍大店、名店、连锁店的口味比不上胡同里的小店。


文宇就是在胡同里的小店,门脸小,地儿也小。但做得奶酪真的超级好吃,而且基本上都是三四五块的,便宜实惠。

推荐:

奶卷——我觉得最好吃的,奶酪跟豆沙简直是绝配阿。入口即化的奶酪,加上软软的豆沙,甜得恰到好处,多一分则腻,少一分则淡,人间美味那!!!

双皮奶——表面上是皱皱巴巴的奶皮,底下是嫩滑的奶酪,有点蛋挞的口感,非常的不错,香甜可口阿

奶干——厄 这个我感觉一般,不过也不错,可能是刚吃完杏仁豆腐太甜了,再吃奶干都觉不出味来。有一点粘,买回来当零嘴很不错。

杏仁豆腐——这个。。。真是。。甜哪!超级甜!豆腐是跟果冻一般的,口感很好,加上杏仁渣儿,不爱甜得人肯定受不了杏仁味,对于我来说还是很好吃的。不过容易腻,所以吃完杏仁豆腐
就别再点其他乱七八糟的了,不然肯定吃不下。

从左到右:奶干,双皮奶
左边多出的是奶卷
上边内碗是杏仁豆腐 Posted by Picasa

没有评论: